2025年,京能集团华北区域党建共同体(以下简称“华北共同体”)以“开局即决战”的奋斗姿态,持续深化“党建+双碳”行动,在数字创效、绿色转型、民生保障等领域实现多点突破。通过“小循环注活力”深化区域协同,助力集团重点任务稳步推进,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级联动强攻坚,刷新协同“进度条”
积极践行“集团统筹、区域协同、企业落实”理念,充分发挥“三级管理模式”效能,围绕企业发展需要开展协作中心联席会4场次,动态优化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全面激活资源整合与协作效能,有效推动重点项目按计划落地。共同体成员企业间签订合同155项,覆盖数字化升级、绿色能源开发、民生服务优化、融资租赁、节能环保技术、安全生产管理、后勤保障等7个重要领域,形成“目标共担、技术共研、成果共享”的协作格局。
数字转型显成效,锻造竞争“硬实力”
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引擎,通过“构建智能化数字底座、推进电气运维智慧化改造、创新云资源服务体系”三项主要举措,驱动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在数字底座建设领域,成员企业京能信息聚焦新能源全场景智能管控,依托AI、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搭建统一数据平台,打通17个数据接口,完成入库表单752张,实现分散数据高效整合与精准决策支持。为28家成员企业打造一站式数字化入口,实现60余个业务系统的无缝迁入与敏捷迭代,推动高效协同与业务深度融合。同时,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智慧监管中心,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动态优化调度,为风电场、光伏电站提供设备监测、故障预警及远程运维服务,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在电气运维智能化升级方面,成员企业京能科技以“少人值守、云端管控”为目标,同京能热力、北京热力所属海淀分公司、京能电力所属石景山热电厂等企业完成4个传统配电室改造项目。通过智能运维系统实现全天候远程监测与“智能两票”线上管理,年节省运维成本近400万元,部分项目节费率高达87%,显著提升安全管控与能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在云资源服务方面,成员企业京能信息主导构建企业级云计算服务体系。通过弹性扩展的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资源租赁模式,为成员企业提供灵活高效的数字化支持,有效降低成员企业IT投入成本近百万元,推动跨企业数据治理与协同效率提升。
绿色动能再升级,点燃增长“强引擎”
坚持推进落实“党建+双碳”行动部署,聚焦新能源开发与智慧绿色热网改造两大核心领域,通过技术革新、资源整合与协同合作,为集团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在光伏开发领域,京能科技、京能租赁、能源研究院等成员企业通过专业化尽调评估与融资租赁产融协同,高效推进无锡碳惠、南京万芒、佛山凯宁等项目公司收购及存量融资置换工作,优化投融资闭环管理及风险防控能力。同时,依托融资租赁“直租+回租”模式创新,支持桐乡科茂7MW、嘉兴4.6MW光伏电站建设。
在智慧绿色热网建设方面,华北共同体热电协产“结对子”企业先后完成海淀清河等锅炉房共计25.6MW余热回收改造,并以燃气电厂余热利用为抓手,提升清洁供热能力600余兆瓦,同时完成2750万平方米智慧化供热改造。
成员企业京能科技同北京热力所属丰台分公司、石景山分公司对20余座热力站的智慧供热改造项目开展节能效果评估,精准优化能耗管理,有效提升供热服务和运行管理水平,为供热行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
民生温度再提升,擦亮服务“金招牌”
聚焦供热服务保障,通过技术攻坚、维保升级与协同联动“三管齐下”,切实将党建合力转化为“供热不断档、服务有温度”的民生保障力。
技术攻坚,筑牢供热安全防线。针对低氮改造后锅炉振动大、燃烧不稳定等行业共性难题,成员企业北京热力所属三河新源公司与能源研究院联合攻关,以烟道改造、DCS控制系统升级为核心,成功将锅炉振动值降低超50%,热效率提升至96.5%,氮氧化物排放稳定达标,打造了行业内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后综合治理的标杆。
维保升级、护航冬季、温暖民生。成员企业能源研究院同北京热力所属三河新源公司开展供热一厂燃烧器、齐心庄热源机组联合维保工作,通过20余万元定向投入,设备自动化控制精度显著提升,安全保护功能进一步强化,故障率明显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为区域供热稳定运行筑牢防线。
协同联动,打造“党建+双碳”服务样板。成员企业京能热力与清洁能源所属上庄热电以“党建+双碳”服务升级活动为切入点,开展热力管网运维合作,整合一次管网运维、接诉即办响应及专业化热源采购服务,将技术协同转化为民生实效,有效破解管理区域内供热服务碎片化的难题。
奋楫扬帆担使命,勠力同心创未来。京能集团华北区域党建共同体将紧密围绕“AI赋能、协同创效”,持续深化“党建+双碳”行动,在京津冀能源结构优化、新质生产力培育、民生服务品质提升中勇挑时代重任,以创新驱动重塑发展格局,以系统思维厚植转型动能,为助力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贡献京能力量。